新版《西线无战事》,为什么又成了年度神作

一直不想写新版《西线无战事》(Im Westen nichts Neues),因为觉得这不过是又一次“旧事重提”,战争片的终极母题就是反战。

 

新版《西线无战事》,为什么又成了年度神作

 

改编自小说的《西线无战事》翻拍过多次,难有新意,所以并不对影片期待过高,其影响力也觉得渐弱。

 

但回望近年来的世界格局与身边舆论氛围,又觉得这部影片来得恰逢其时。

 

民粹从抬头到高涨,已经触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当下境域与未来命运。明明战争的阴险与狂热、恐惧与残酷、无意义与愚蠢性已被阐释了无数次,但依然有人被自大狂和利己主义者煽动得前赴后继。

 

新版《西线无战事》厉害的地方,最有意义的存在,就是系统性地剖析了战争的价值性虚无,还有人性弱点造成的历史性循环往复。

 

新版《西线无战事》,为什么又成了年度神作

 

战争,不过是狂热者的功勋章,利己主义者的利益输送投机行为。而其他大部分人都是被蒙蔽的炮灰,顶在最前线的利益交换体而已。

 

导演兼编剧爱德华·贝格尔(Edward Berger)表示:“这部电影主要起源于两年半前,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危险的民族主义情绪在上涨。欧盟的崩坏、一些极右翼政党的上台、匈牙利的欧尔班、美国的特朗普、英国脱欧。七十年来给我们带来和平的那些机构,突然间都遭到了蛊惑人心的宣传的质疑。我们希望向大家表明,这样的民族主义情绪和言辞,会在很短时间内带来什么样的后果。”

 

《西线无战事》原著讲述的是: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保罗·鲍曼和同学参加了德国志愿兵,被派往前线与法军作战。在战场上,他们目睹了残酷的饥饿、血腥和死亡,战争的荒谬无情,让主人公从迷恋战争转向万念俱灭。

 

新版《西线无战事》,为什么又成了年度神作

 

小说最明显的主题即,既不是一种控诉,也不是一份自白。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,它们即使逃过了炮弹,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。

 

相比于历史上的前作,网飞版《西线无战事》在视觉效果之外,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标新立异,另有表述。

 

它并不满足于对战场的残酷细节进行刻画,而是更多地表露出对“帝国无义战”的揭示与讽刺。描述普通士兵在政客指令下的命如蝼蚁,却丝毫不是虚构的。

 

电影最开始的40分钟极为高效且残忍。

 

1917年,第一次世界大战,西线战场。堆积如山的尸堆中,战友找到了年轻的海因里希…扒光了他的军服,脱下了他的军靴。

 

打包成捆,运到洗衣厂,浸泡、清洗、晾干…再运到制衣厂,缝缝补补,补上枪眼。一切流畅自如得像一台机器。

 

就这样,海因里希曾经穿过的军服就送到了19岁新兵保罗的手里。保罗质疑,讽刺的是,官员却否认,说一切只是“家常便饭”。

 

其实,在军官的椅子下面,满地都是撕下来的旧标签,每个标签背后都有一个死去不久的新兵。

 

新版《西线无战事》,为什么又成了年度神作

 

保罗的意气风发,来自一些人的阴险鼓动。

 

新版《西线无战事》,为什么又成了年度神作

 

老师鼓噪说大家为帝国而战:只需一个星期,德军就能攻进巴黎;只需一年,战争就会结束。自己将会成为英雄,成为女孩们的仰慕对象。可后来,他们才知道,老师鼓动同学们上战场,却让自己的儿子躲在家里。

 

发起战争的人,自己不参加战斗,他的子女也不参加战斗,偏偏让和战争胜负没有利益关系的老百姓去战斗,这毫无道理。

 

新版《西线无战事》,为什么又成了年度神作

 

到了战场,保罗一行人才发现,哪有什么钢铁意志和不败英雄,只有一堆老兵痞和怕死鬼。

 

经历一系列无意义的战争后,保罗顿悟:无论发起者把战争描绘得多么崇高,多么神圣,多么无可避免。但战争的本质就是:同类间愚蠢的自相残杀。

 

可惜,他在自己生命终结的最后一刹那,才明白一切。可怕的是,收拾他尸体的年轻下一代,却不知道这场荒谬战争的运行逻辑。

 

现实中,1939年,《西线无战事》出版十年后,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。千千万万的德国年轻人,在野心家、战争狂、政客的蛊惑下,再次以崇高的名义,拿起枪,唱着歌,上战场。

 

新版《西线无战事》,为什么又成了年度神作

 

一战、二战的幽灵看似远去,实则伺机而动,从未真正离开过。多少年轻人被异化为战争中“耗材”,失去了无数光明的未来。

 

可如果一代人都需要亲历灾祸才能避免覆辙,那么说明历史教育失去了应有之义,社会发展的道路也会尤其曲折。

 

遗憾的是,对于在日常排斥严肃讨论与深度思考的人来说,他们的生活中始终缺乏那些不可或缺的经验。这也就不难解释,为什么他们不能够理解并接受艺术家在创作中的表述,原因很简单,那处在他们的经验之外。

 

凡是不符合其固有认知的,就会被定义为私货。与其说这些人对私货有恨意,不如说他们不愿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。比起学而时习,宁可一杠到底。按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·加塞特的观点,这是智力的反叛,亦是心灵的闭塞。

 

新版《西线无战事》,为什么又成了年度神作

 

今天多一个人看懂或看到《西线无战事》,也许未来就可以多一位倡导“停战谈判”的马蒂亚斯·埃茨贝格尔,少一位狂热之人。

影评

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:他白痴笨拙,但也无畏高尚,弥足珍贵

2023-5-1 13:43:48

影评

《终结者》:烈火中的脱衣舞和液态金属的七十二变

2023-5-4 11:46:19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